日文系實習生的自我成長:飯店與機場的挑戰

日本語文學系 葉秀羚同學
透過在機場實習,除了學習辦理登機手續、在登機口處理業務之外,亦能訓練溝通技巧,如何委婉表達以及安撫客人情緒等。在實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透過自行整理筆記及詢問前輩,能夠汲取到不同的解決方法和經驗分享。短暫的五個月之中,我學習到了機場相關的基礎知識及實務技能,亦體會到地勤人員的辛苦,不僅要謹慎且迅速的完成工作,亦需要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臨為不亂的處事態度,並且學習團隊合作,使客人能夠順利開啟或結束一趟旅程。
藉由這次的實習,身處在能夠接觸到世界多元文化的環境當中,更加拓寬了自身的全球視野,並從面對到的全新課題中,學習到學校課堂以外的職場經驗,豐富了自身的閱歷。縱使今後仍有許多不同的挑戰,我相信秉持著努力並加以學習的態度即能夠順利克服的。
日本語文學系 林沛潔同學
在實際開始實習之後,我發現有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主動去學習和背誦的。像最基本的就是餐廳位子的桌號、在面對客人時要注意什麼事情之類的。雖然剛來的時候前輩們都會告訴你一些哪些事情要怎麼做,但也並非全部的事情都能教導你,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完成,特別是我剛實習時是正值暑假,每個餐期都很忙的階段。
因此對於不了解的東西更是必須主動地去請教前輩,並做筆記複習將其熟記在心。這一點就和在學校的學習不太一樣了,在學校雖然也是要積極學習,但通常老師都會把該知道的東西都告訴你並給你相關的講義,且一般都是由老師主動來告訴學生的形式。但在職場上則是遇到事情才會告訴你應對方式,如果想知道更多的話,就必須主動去提問。因此我在心態上有很大轉變,比起過去偏比較被動的等人回答的態度,變為遇到不會的事情時,會主動去問知道的前輩,而不是待在原地等別人來教自己。

雖然說實習地點是在台灣,但其實大倉久和大飯店的客人比例有一半左右是日本人,另一半則是台灣人及少數歐美國家的人。因此在實習期間使用到日文或是外文的頻率也還是偏高的,特別是在早餐的餐期跟客房服務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時候就能運用自己的外語能力去面對,不過因為是服務業的工作,所以僅僅只會在大學上課時學到的日文單字量其實還是不夠的,特別是在關於一些餐廳的餐點名稱或各個東西的名稱。雖然日常會話是可以的,但如果要向日本人解釋時單字量還是稍嫌不足,因此做單字表也是蠻重要的。而且一些常用的句子的敬語多複習的話,也能在工作上運用。
在實習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實習和在學校學習真的是很不一樣的。雖然說是實習生,但在進入職場工作時就必須以一個社會人士的心態來去工作,大部分的前輩都不太會因為自己是實習生而特別去放寬標準,而是會將你當作正職對待,去看你在工作上的表現。的確在工作上會感到不小的壓力,有時候也會擔心自己有沒有做錯,但是重要的是自己透過工作從而學習到什麼東西,相信在實習結束後自己也會成長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