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訊息
加入淡江。就從現在
Tamkang Clement and Carrie Chair Lecture

AI + SDGs = ∞

2023年8月1日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審核通過教育服務類註冊商標
以「AI + SDGs = ∞ 」為校務發展願景,整合本校三化教育理念,打造淡江成為一個「在地國際、雲端智慧、永續未來」韌性大學城。
以AI加速加值實踐SDGs,以實踐SDGs 加深加廣 AI 的應用,打造全臺首間全雲端智慧校園、首座校園永續雲。
即時新聞
掌握淡江大小事

詮釋東西方瘟神信仰 康豹:宗教儀式能安撫人心

林冠廷《眠未夢醒》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年度特獎 鍾鎮予入選 張良一展新作

300印尼學生齊聚淡江 運動奧運會促進跨校交流

私校唯一 航太系探月計畫啟動

教設系第2屆畢業展 17組作品探索設計的各種可能

蘇哈爾接受世界大學新聞專訪 推崇淡江未來學特色

4社團全社評表現受矚 機器人研究社 管樂社蟬聯特優

化材系校友陳水田 雕塑家王秀杞榮獲國際史懷哲基金會終身成就獎

【112教學特優教師】西語系副教授張芸綺 不斷調整教學思維獲學生好評

林冠廷《眠未夢醒》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年度特獎 鍾鎮予入選 張良一展新作

4社團全社評表現受矚 機器人研究社 管樂社蟬聯特優

本校推動永續成果優異 再獲遠見大學社會責任2大獎肯定

書藝智生陳麒名奪冠 黃子嘉劉兆崴分獲二、三名

化材系校友陳水田 雕塑家王秀杞榮獲國際史懷哲基金會終身成就獎

李蕙如指導國企一學生行銷淡水 獲酷酷比X城市盃行銷競賽影片組亞軍

教育部全國大專校院學生作文賽搶佔探花 吳沂諠獲肯定

屏北高中首訪淡江 探索航太與外語亮點

300印尼學生齊聚淡江 運動奧運會促進跨校交流

動物週愛心義賣 鼓勵認養不棄養

松山工農、六和高中首訪淡江 探索學習與發展方向

攝影社「留白」主題展 探索視覺與心靈的沉澱

境外生國家生態文化展 匯聚多元文化與永續行動

友善校園宣導 學務處攜手多方打造安心學習環境

遠離壓力胖與情緒肥 俞雁薰分享健康維持祕訣

第8屆AI與日語教育國際研討會在淡江 跨國產學共思生成式AI變革下的日語學習對策

詮釋東西方瘟神信仰 康豹:宗教儀式能安撫人心

特優教師觀課交流 楊維斌紮實電路設計概念

邀長輩上課點燃學生熱情 郭馥滋分享推動經驗

媽媽在寫詩 侯如綺漫談母職書寫
【翰林驚聲】職場新鮮人如何準備?李銘濬:訂一個踮起腳尖可以搆到的目標

接任力麗觀光董座 楊竫如:職場上沒有試錯空間

【智慧財產權Q&A】利用「著作財產權人不明著作」前,你應該知道的事

芝加哥校友會等一個人咖啡 協助解決疑難雜症
盧秀琴任芝加哥校友會會長 歡迎熱情淡江人共榮母校

任跨國公司首席設計師 曾韻如著書分享

大傳系友潘客印《我家的事》入圍大阪亞洲影展 蘇弘恩《獵人兄弟》下月上映

【校友動態】林貴榮新書《城市的顏值》 暢談城市空間與人文和諧關係

教政所校友劉汶琪到東非當志工

翁履中出書 解碼美國政治

【卓爾不群】英文系傑出系友柯秀玫 熱心投入旅外校友會 溫暖異鄉遊子

想減輕壓力就親近狗狗? 動物輔療體驗活動助你放鬆情緒

印尼校友會宴請新任大使洪振榮校友

【春之饗宴】運管師生系友揮汗打球 共迎明年40大慶

【春之饗宴】春之饗宴與數學日合辦 數學系友與高中生知識職涯雙交流

【春之饗宴】中文系友會會長改選 黃興隆交棒莊棋誠
【春之饗宴】春雨潤筆情如酥 日文系友誼更濃

【春之饗宴】高規格款待 德文系凝聚系友情誼

【春之饗宴】改制在即 西語系系友感謝曾經相伴

淡江 × 翰可國際 簽署2項百萬產學合約 研發量子與客服機器人

PwC董事陳世祥親自上線徵才 三大AI職缺歡迎淡江學生投履歷

全雲端智慧校園 X 全面品質管理 充分展現淡江DNA

【專題】千里之行 深耕75載 數位淨零雙轉型 始於三化根基

本校啟動全雲端智慧校園3.0 擘劃AI+SDGs=∞新藍圖

研發處啟動國際產學 歐盟中心打頭陣

海下中心開設學分學程 培養水下文化資產人才

AI創智學院受邀參與智慧台中論壇 助力產業數位轉型
精彩淡江
值得您深入探索的大學
精彩淡江
值得您深入探索的大學
進入淡江
選擇淡江。企業最愛
進入淡江
企業最愛

社會實踐策略。
你我共好世界
淡江大學在「永續治理」的理念下,以「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中心」作為樞紐,協力全校各學院,涵育本校「永續力」教育,致力設計與推動教學創新。
永續力教育,銜接素養學習趨勢,積極面對全球STEEP新常態。連動各學院專業課程的永續轉型,豐沛「探索素養」、「永續素養」兩大核心素養,希望在大學養成教育中,培養出邁向未來的永續公民。

三化政策
培育淡江人的成功密碼
淡江大學自建校之際,即高度重視國際化發展,長期以來對國際化推動全力以赴,成果豐碩。
國際化是未來空間的格局,淡江建校之際即高度重視國際化發展,全力積極培育學生世界觀及加強學生外語能力,現在已和國際與中國大陸的282所知名大學簽署學術合作協議。 Read more
本校於1968年創設資訊中心(現為資訊處),為國內大學資訊化的先驅, 是全球第一個取得ISO 20000國際認證及國內第一個通過ISO 27001國際資訊安全稽核規範認證的學術研究單位。
2020年攜手台灣微軟合作建置「全雲端智慧校園」,再於2022年加入遠傳電信搭起「敏捷通訊智慧校園」,建置「全雲端智慧校園2.0」,成立全國第一座「校園永續雲」。 Read more
有鑑於科技對當代社會的衝擊,張創辦人建邦博士於1960年代引進未來學並在國內積極推動相關研究。
除發行《明日世界》雜誌與《未來研究》國際期刊、開設未來趨勢講座外,更在大學部的通識核心課程開設未來學門課程,成立未來學研究所(2021年合併於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讓學子暸解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社會,學習前瞻趨勢議題的能力,培養具洞悉與創造未來新世代跨界移動能力的專業人才。 Read more